四川雅安名山区:探索新路径 聚焦农村集体“三资”
封面新闻记者 曹笑
2月8日,四川雅安名山区“阳光‘三资’”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这是名山区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运用“互联网+监督”思维,探索搭建的监督新模式、新路径。
“在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我们发现,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是基层微腐败的易发多发点位,也是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传统的公开模式是村委会定期在公开栏对村务进行公示,然后一贴了之,村内群众不愿跑腿查看,在外务工人员也无法了解,加之公示内容过于笼统,群众看不明白,久而久之导致监督缺位。”名山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陈青蓝介绍,通过“阳光‘三资’”平台,各村(社区)将集体“三资”明细“晒”在平台上,让群众看到一本“明白账”,打破“一面墙”“一张纸”、内容笼统等传统公开方式中存在的弊端,解决了群众“想看的看不到、看到的看不懂”的问题。
据介绍,“阳光‘三资’”平台主要有四点优势。
范围全覆盖。将村务公开栏从线下搬到微信公众号上,全区12个镇(街道)104个村(社区)以“拉清单”“列底单”的方式实现公开全覆盖,群众关注的事项从“幕后”走向“台前”,由“隐密”变得“公开”。
操作很便捷。群众无需登录注册,只需“一机在手”,便可随时随地查看村内每一笔收入、支出凭证和原始附件,直观了解村(组)干部有无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挪用私分等问题,让监督直达群众“指尖”,实现“足不出户即可监督,远行千里也可监督”。
干群可互动。群众对公示信息有疑问、有建议,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咨询或反映,后台管理人员每日查看留言,相关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及时回复办理,避免群众反映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久拖不决。
监督很高效。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能轻松掌握各村(社区)集体‘三资’情况,直观高效发现和收集基层“微腐败”问题线索,不断提升监督质效。
“阳光‘三资’平台的搭建,拓宽了群众监督渠道,是凝聚监督合力的一种探索,各村(社区)将‘三资’晒在阳光下,由群众参与、实施监督、进行评价,实现处处都是公开榜,人人都是监督员,持续有效纠治基层腐败和不正之风。”名山区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区委巡察办主任陈坤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