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套线网

诚信花呗24小时在线接单平台

重庆的下个“风口”,已经来了!

月兔    2023-04-16    165

上周,重庆的产业升级再次迎来大礼包。

如果说之前的央地携手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共建现代化新重庆座谈会定下了重庆未来十多年的发展规划。

那么根据重庆发布提供的信息,上周在渝北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举行的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就是对今年和明年的产业升级之路画出了清晰的蓝图。

25个重点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项目签约,累计签约金额达353亿元;十条“真金白银”扶持政策发布,最高可拿200万元奖励……

重庆,起跑了!

另一方面,一条从北京传来的好消息,似乎给了重庆第三产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之前未曾设想的道路。

3月3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促进电子竞技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

作为唯一一个在国家电子竞技发展研究院成立之初就深度参与其中的新一线城市,未来在消费端的发力也许来得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是的,重庆,起跑了!

这一次,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清晰而明确的前路,它不仅通向未来,也通向世界。

01.

智能化是下个风口

在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发起设立“成渝双城协同创新基金”,基金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等领域。

也就是说,关于第二产业的产业升级,第一个明确释放的信号就是:接下来资金会大量流入智能化领域。

从活动透露的信息来看,这5亿的基金会以奖励和补贴的形式发放给行业内各大优质的民企。

比如:

对获得市级“满天星”示范楼宇的运营主体配套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以营业收入5000万元到10亿元的企业给到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初创企业的奖励最高也能达到50万元。

……

如此密集的资金刺激,背后是重庆打造创建西南地区唯一软信领域国家级示范基地的近期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为了更好的配合今年来轰轰烈烈的央企入渝风潮。

由于这波风潮不仅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区域战略调整,也是为了重庆产业升级加速,因此,入渝的央企大部分都是第二产业内的领头羊。他们的落地,最需要的就是智能化供应链的配合。

这也意味着新的行业发展机会。

02.

风口背后是人口

据了解,和扶持政策相关的“满天星”计划旨在推动重庆的软件信息服务业。而根据经信委的数据,重庆软信行业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3036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达2705亿元,同比增长10.5%,规模位列全国第9位。

而更有趣的是这个产业风口背后的数据。

第一组数据指向了企业和人口。

据统计,2022年重庆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超3.5万家,纳入日常运行监测统计2700余家,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软信企业16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45家。

有专业人数估算,这些企业背后意味着人口增长数量至少是百万级别的水准。

类似华为这样的巨无霸型企业落地,带来的产业链以及相关人口效应,甚至可以是千万级的。

比如杭州的阿里园区。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测算,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直接间接创造3300万个就业岗位,提振了杭州汇聚全国资源的能力。

历史不断证明,人口红利的背后,就是真实的经济效益。这也是近年来各大城市一轮又一轮抢人大战背后的真谛。

这次重庆的全产业链升级,细化到每一个行业的前端和每一条政策的兑现,都是一次对全国优质高端人才实实在在的刺激。

03.

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模式

在“满天星”计划背后的第二组数据,指向了“园区化”的发展模式。

培育两江软件园、渝北仙桃数据谷软件园、重庆软件园等市级软件产业园7个,建成载体面积超700万平方米,重点园区收入占全市比重80%以上。

如果说下一个经济增长点是产业升级,那么接下来,各个区域内的产业“园区化”趋势毫无疑问将会更加明显。

以仙桃大数据谷为例,170万平方米里集聚14家软件百强企业、300余家企业入驻发展。在软件信息服务业方面,仅2022年,营收规模达312亿元,几乎占到了全市数据的九分之一。

基于这种迅速的发展,渝北区已经公布在未来五年,将优化完善“芯屏端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要让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

那么,渝北区2022年的GDP是多少呢?2297.1亿元!

也就是说,五年内,仅仙桃大数据谷带来的GDP,至少就要增加到1100亿元,约等于现在的规模翻3倍。

只要这条路能够走通,“园区化”发展将毫无疑问会成为接下来区域发展的重心。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也必将带来新的消费模式。

而新的消费模式布局,也已经初见端倪。

04.

“网红城市”的转型

从重庆开始加大第三产业布局开始,“网红城市”就成了重庆的一个标签,高颜值和高性价比吸引了大量外地青年群体前来旅游消费。

但重庆的旅游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比如,2020年,重庆全市接待过夜游客6441.48万人次,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979.18亿元。

算下来其实人均消费并不高。而隔壁成都的人均旅游消费在媒体统计的主要城市中居全国首位。

想要在第三产业找到新的发力点,就必须找到提升人均旅游消费的方法。

而另一方面,重庆本地的居民人均消费,在经过两年的疫情之后,也出现了下滑趋势。在城市中产大呼消费降级的节点上如何打开新局面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

两个消费端的问题叠加在一起锁住了第三产业。而重庆,今年找到了一把新钥匙——线下赛事活动。

要知道,线下赛事活动本身就是一条蓬勃发展的产业链。

以英雄联盟为例,据腾讯游戏副总裁、平台营销部总经理高莉透露,去年在上海全程举行202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0)期间,通过由助威仪式、线下观赛、城市商家打卡、地标事件等诸多形式组成的上海“英雄联盟城市峡谷生活月”系列活动,就将众多线下场景与一年一度的英雄联盟全球赛事融为一体。

整个S10赛程当年通过吃住、旅游、购物、娱乐、交通等维度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产出效应超过8600万元。

而和上海相比,重庆在直播产业、网红经济、潮流文化等方面同样具有极大先发优势。

根据《关于促进电子竞技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重庆市和中央电视台将合作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系列电子竞技活动,推动电子竞技类优质内容的生产、传播与消费,为在渝打造带动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积极贡献力量。

一个新的,围绕电子竞技赛事形成的文化产业链不仅能拉动旅游和本地消费,更能带动本地青年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这也许就是重庆作为“网红城市”,未来的转型方向。

媒人观察:

产业发展对一个城市的地产影响有多大?从杭州与阿里就能看得出来。

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在杭州搬离未来科技城,迁往5公里外的云谷园区。当地房产中介称,原来售价8万元每平方米的楼盘现在仅售6万元多一点。

而这不是第一次了。这么多年,阿里在杭州扩张后甚至已经形成了“阿里定律”:阿里到哪里,房价涨到哪里。

这里面除了大企业带来的人才效应,更证明了企业在某些区域的大规模集聚,带来的经济效益,会加剧了城市资源的集中。

所以,对于地产来说,城市发展的道路越清晰,未来规划的方向也就越清晰:

1.从园区化的发展模式来看,未来在区域布局上更有价值的地方也许正是那些靠近园区的地块。

2.从人才引入的角度看,在产品的打造上,也许开发商更应该着重区思考如何为优质的高学历精英群体提供舒适的人居配套。

3.从消费模式转型的角度来看,未来在项目或品牌营销上,可以更加注重青年文化属性以及开发线上线下互相带动的新玩法。

本文链接:https://www.9888tx.com/huabei/?id=3541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