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4个!成都又添一世界级遗产


思想武装·青春脑航员(第一百二十期)
前些天
2022年(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
四川省通济堰
江苏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
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
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
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
四川上一个入选该名录的水利工程为
都江堰
目前通济堰灌区为都江堰灌区的一部分
随着通济堰入选
整个都江堰灌区
拥有了两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01
/有坝引水 灌溉千年 /
通济堰
开创于公元前141年
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
在用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其渠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
南河入岷江口以上约250米处
设计引水流量48立方米每秒
年引水量达13亿立方米
![]()
通济堰灌区 图据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其既可利用主水源南河流域
广阔的集雨面积
又可利用西河补水
既能保障水量充足
又能满足防汛要求
其灌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
介于岷江与长秋山之间
处于岷江中游
时至今日,通济堰仍然灌溉
成都、眉山两市的
新津、彭山、东坡、青神4县(区)
52万亩土地
惠及人口百万
![]()
通济堰灌区 图据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据史料可知
通济堰为西汉时期(公元前141年)
蜀郡太守文翁主导修建
距今已有2163年的历史
通济堰建成后
经过历代改造
形成了延续至现代的渠首枢纽
(包括拦河大坝、引水渠堤、通航水缺、
控制标准等工程设施)的大致布置格局
它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
有坝引水工程
其拦河坝是我国历史上
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
![]()
通济堰灌区 图据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随着灌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原有渠首工程
已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005年改建成永久性引水拦河坝
(混凝土重力坝)
结束了通济堰低坝引水的历史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在感叹古人于水利建设上的绝妙智慧时
治水利民的精神也随着潺潺江水
不断传承
不知大家是否觉察到
在你我身边
鱼戏浅波,水鸟驻足
碧水滢滢,风光旖旎
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水生态文明画卷
已成为蓉城河岸的标配
![]()
图据 图虫创意
02
/智慧治水 焕新生态 /
近年来
成都多措并举,强化水环境监管
推动水生态环境治理
让蓉城河水有了看得见的变化
曾经古诗里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的盛景又重新回到眼前
图据 成都发布
不仅江水清澈缥碧
还吸引来了许多“稀客”前来安家
![]()
锦江河畔的白鹭 图据 锦观新闻
![]()
图据红星新闻
看到这里
也许有人会好奇: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呢?
![]()
其实答案很简单
——这背后是一系列
管机制、管根本、管长远的
治水新路径探索
从河道改造、绿道修建
到增加河长制管理、生态建设
生态保护区、开发利用、水文化保护
重拳治水
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
北湖生态公园 图据图虫创意
除此之外
在治水路上
还有许多治水“黑科技”前来助力
比如
依托“互联网+”
建设运行“成都e河长”APP
让全市河长开始“掌上巡河”
![]()
图据 成都水务
又比如
之前不少市民朋友通过直播活动
在云端当了一天“云河长”
![]()
图据 成都河湖
如果再细心一点
还会发现河里有些不一样的
“新鲜玩意儿”
比如智能5G无人船
![]()
无人船可实现远距离操控或按照既定航线自动巡航,这艘无人船被亲切的称为“新河长”。图据 成都水务
自动雨量计
![]()
图据 成都水务
雷达测速仪
![]()
图据 成都水务
自动化河湖巡检
智能化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
随着5G网络的覆盖
人工智能、VR、智慧管理
云计算等前沿技术
不断被运用于治水之中
为筑牢公园城市的生态本底保驾护航
03
/水美成都 水润天府 /
成都平原水系发达
河网密布
岷江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水资源
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
造就了四川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沱江在金堂接毗河、清白江等支流后
过金堂峡
在龙泉山东蜿蜒而下
而锦江
滋润和哺育了成都文人墨客
留下了多少
世人称颂的歌赋诗词
![]()
摄影 孙琳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护美绿水青山
山水交融的生态本底
是公园城市的筑城之本
《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到
成都将建设城市生态蓝网系统
其中包括,实施都江堰精华灌区
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工程
在岷江、沱江等流域
开展治污理水护岸筑景行动
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
成都践行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把良好生态环境
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摄影 吕良俣
在这座人口千万级的城市
许多曾经的幸福愿景
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
逐渐成为现实
10年来,成都人每年都在收获“更好的天气”,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99天,优良率达81.9%。蓝天成为日常,观雪山成为成都城市“新名片”。锦江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坐着乌篷船夜游锦江成为现实。5188公里的各级绿道纵横交错、133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公园全线贯通、1300多个公园星罗棋布,到天府绿道骑行、在公园里露营,去龙泉山看日出,成为成都人新的生活方式。
![]()
图据 孙琳
未来
让我们共同期待
成都继续擦亮幸福底色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画卷
愈加绚丽多彩
也让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
这一城市特质
愈加鲜明美好
![]()
![]()
![]()
本文链接:https://www.9888tx.com/huabei/?id=361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