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面试热点丨支付宝“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秋天的第一声惊雷(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的影响)
精彩导读:不是风云突变,而是苦心孤诣、思谋已久;不是大刀阔斧,而是拔寨前进,步步为营。中国人民,总是在岁月静好中,被国家安稳地托向更高处,目之所及山光更美,身之所处春色更胜。

近日,一条“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新闻冲上热搜第一不少“花呗”用户收到了“花呗服务升级”提示:用户需签署《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报送相关信息如果用户迟迟不选择升级,则可能会影响花呗的使用。
而“花呗”也明确回复,授权后如有异议,可以通过关闭“花呗”的方式终止授权,但同时,“花呗”将无法继续正常使用《授权书》显示,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基础上,根据其获得的具体授信额度来源,用户的征信信息会由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或是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等机构作为报送主体,纳入征信系统。
具体来看,《授权书》核心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同意被授权人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使用本人的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第二,同意被授权人将本人在使用授权业务中提交和产生的信息自行或委托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报送至征信机构。
这意味花呗已经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如果不按时还款会影响个人信用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关注,争议四起9月22日,花呗官微发布了一条信息,表示: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花呗的相关信息会逐步纳入征信系统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不会影响征信记录。
并提醒用户谨防以征信为名的各类诈骗,任何声称能够有偿“修复”征信的行为均属诈骗

据“花呗”官方公布的数据,百分之99的“花呗”用户使用记录良好,但这也意味着还有百分之1的人,征信将会受到影响尽管官方一再强调:只要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不会对征信记录造成负面影响网友们还是反应强烈,纷纷表示要把“花呗”关掉,甚至高呼“坚决拒绝阿里系毒品”。

总结下来,网友们的担心主要在于两方面。

第一是担心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成为货真价实的“月光族”第二是担心一笔一笔的小额贷款,会影响未来房贷车贷的申请但其实,花呗的信息按月汇总纳入征信系统,不会单笔保送,也不会上报消费内容、消费时间等具体消费信息。
接入征信不会暴露个人的具体消费信息,也不会导致信用记录数量剧增而且,据客服人员答复:授权与否取决于个人意愿,拒绝授权目前还不会影响“花呗”的正常使用但今后要求授权是大势所趋至此,我们就要提出一个问题:“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有意义吗?
答案是:当然!有什么意义?“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既可以看作是大数据征信建设的一次积极尝试,也可以看作是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与完善的一大进步虽然目前“花呗”仍然推行的是自愿授权制,手法显得很柔性,避免了“一刀切”式的强制粗暴。
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金融的个人信用信息必将全面地、彻底地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从“花呗”此次的动作,我们也可以窥见国家方面建设健全征信体系、铸就铸牢诚信根基的高瞻远瞩与必往之心“花呗”是国家吹响的第一哨,后期将会有更多各行各业的数据平台加入进来。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不可逆转的没有大跨步,没有一举到位,但脚踏实地、步步为营,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总的来说,这样做有四个方面的好处一.对公民个人来说,互联网金融的信用记录接入到央行的征信系统,意味着恶意拖欠借款的成本大大增高。
一旦有了失信记录,未来自己在创业、买房等方面申请贷款都将受到很大限制和影响因此,公民在借款时会更加审慎,量入为出,对按时足额还款也会给予更多重视,避免出现逾期难以还款或忘记还款的情况,这是诚信意识增强的表现。
二、对于银行和金融平台来说,公民诚信意识增强,大数据征信体系的完善,意味着己方放出资金坏账和逾期的风险大大降低,不仅能节约更多用来梳理、处置坏账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也能更好地实现社会资金的资源配置,把更多的款项放给真正需要的人。
三、对社会来说,大数据征信体系的完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大助益诚信社会建设一旦诚信的风气形成,必将产生由点及面效应,不止互联网金融,各行各业的工作开展都将更便捷、更高效,各种诈骗的犯罪率也会大大降低,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会上一个大台阶,展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风貌。
并且,在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下,市场规模会因信用交易的增长而成倍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加就业四、对国家来说,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风险危及金融安全,而信用风险是目前我国最大金融风险我国的金融风险主要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信用规模快速扩张,信用制度不规范、不健全造成的。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通过增强借款人偿还能力和提高偿还意愿,促进借款人提高履约水平,能够降低银行业信用风险,从而维护金融安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话又说回来了,既然征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反对“花呗”呢?
为什么有反对声?凡改革,必有变变,往往等同于破旧立新、兴利除弊一方面,人们已经熟悉并习惯于现有的运作模式,对于改变会有一种天然的抵制心理,另一方面,对于已经研究透了现有规则的人来说,“改变”不仅意味着要研究并适应新的规则,还很可能动了他们钻制度空子的蛋糕。
所以很多人都会抗拒未知、抗拒改变具体到“花呗”目前面临的反对声潮,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公众对于“花呗”新的使用规则存在误解尽管官方已经宣布,花呗的信息按月汇总纳入征信系统,不会单笔保送,也不会上报消费内容、消费时间等具体消费信息。
大家还是不断在社交媒体表达其影响正常征信的担忧用户的不安和反复问询,恰恰说明“花呗”官方只重视规则设计,却未做好规则宣传这直接导致相当数量的用户没有看见、或者看见了也无法理解官方声明的问题第二,公众对于数据安全未产生完全信任。
我国大数据征信仍处于发展初期,尚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用户在各种网站、平台注册的信息以及相关的业务数据,都很容易成为被爬取的资源,并被包装成征信数据尤其是近几年一再发生的个人信息外泄事件,以及前段时间滴滴、BOSS直聘等网络平台接受网安审查的新闻,使得公众对于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更加敏感。
第三,大数据征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给少部分人带来不便制度的完善其实就是在不断地优化中填补漏洞,每一次的优化,都会堵住一部分钻漏洞之人的生财之路按照“花呗”官方的数据,仍然有至少百分之一的人没有诚信使用“花呗”,存在逾期欠款、恶意不还的情况。
也就是说,“花呗”的改革实际上直接触碰了这些人的利益,使得他们违规使用平台借款的行为成本增高百分之一看似占比不高,但实际上“花呗”的用户基数很大,所以这百分之一的数据其实指的是一个较庞大的群体,他们必然会反对“花呗”接入央行征信。
第四,大数据征信体系不完善导致公民信用意识淡薄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各机构的数据收集和存储模式并无统一的行业标准,数据一致性较差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作为传统征信机构,覆盖人群少、数据维度单一,大数据征信行业亟需完成各主体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业整合。
整个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导致我国公民信用意识淡薄、征信知识匮乏,对自己的信任及其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长远的好处不能形成正确的远见这也好比“破窗效应”,一栋墙脏窗破的大楼,每天都会多几扇破窗,而在一个整体不良的大环境中,人们很容易成为加剧不良的一份子。
对策与建议反对声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声有反对,恰恰说明有关切;有声音,更能帮助制定规则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交出一份更完美的答卷而对于民声民意,古人早有良策:堵不如疏、疏不如引绝不能漠然无视,或者强力压制。
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首先,明确信息采集范围国家监管机关应进一步完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个人信息的采集范围和渠道以及各类数据的加密等级,在推出使用前进行脱敏处理,确保个人隐私不被侵犯其次,加快行业整合。
在征信体系的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征信行业数据整合,实现包括互金平台、电商、社交、通信、出行等各行各业的数据共享,这样既能减少征信机构搜寻采购共享数据的成本,又能促进信息的整合,实现数据强大的聚合效力同时建立征信数据的标准征集格式,及时低成本、高效率地更新数据库。
再次,征信场景多元化支付宝的芝麻信用算是国内探索应用场景的先行者,它与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合作,如果用户达到一定的芝麻信用分,便可以免押金租用自行车今后我们也可以尝试将征信应用于婚恋、租房、酒店、出行等场景,为个人信用主体带来更多便利。
最后,提升个人信用意识信用是个人的"经济身份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随着征信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信用好的经济个体在各方面都会享受更好的待遇因此,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个人信用的认识,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知识,使公众认识到信用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主动维护以及提升自身信用,减少无意甚至有意的失信行为,进而推动个人信用的提升乃至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季布一诺,重于千金;商鞅变法,立木为信;曾子杀猪,以身教儿;宋濂还书,不辞风雨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信古人诚不我欺!“花呗”接入央行,看似突然,实乃必然构建诚信社会呼声已久,健全征信体系百利无害,信用这种虚无的概念量化成公开可见的直观数据,每个人都是一本行走的信用示范正反教材。
文明就像台阶,每一阶都得上,还要上得踏实,上得稳当改革是为前行,每一步都用心,一手托着诚信,一手托着安定所以,不是风云突变,而是苦心孤诣、思谋已久;不是大刀阔斧,而是拔寨前进,步步为营中国人民,总是在岁月静好中,被国家安稳地托向更高处,目之所及山光更美,身之所处春色更胜。
秋潮带雨晚来急,“花呗”只是第一声惊雷不信你听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申论高分思维导图冲击申论75+,请关注我的《申论高分思维导图系统课程4.0》,已更新2021年以来国考省考新题,购买请联系我的微信:winwin1941。
申论如何精进?关于《申论高分思维导图系统课程4.0》的介绍和使用说明mp.weixin.qq.com/s/6byu_WSyjgLEN1ZaWWtGEgmp.weixin.qq.com/s/6byu_WSyjgLEN1ZaWWtGEg

PS:申论面试热点分析素材实时更新(包括因审查未能发出部分)已汇总成PDF格式文件,如有需要可加微信winwin1941获取

更多文章请看:朱行行:近五年申论乡镇真题考察的核心主题:一个框架、五大目标朱行行:近五年广东省考申论真题特点及解题重点分析朱行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是如何落实到申论考试中的?朱行行:申论答题速度很慢怎么办?提高申论的答题速度的核心环节及针对性训练方法全面解析
朱行行:6000字详解:2021年国考副省级真题点评解析及答案参考朱行行:重点关注!2016—2020年近五年国考应用文/公文题考察形式总结及几个重点问题分析朱行行:申论答好对策什么情况应该写宏观对策,什么情况应该写具体对策?其实仅仅分析好3个关键要素就可彻底解决!
朱行行:2021年国考如果考到大作文,可预计的出题方式及如何展开分析以确保文章不跑题偏题?朱行行:近五年(2016-2020)国考副省级地市级真题材料主题逻辑及出题思路分析朱行行:最新!10月(五中)会议与申论相关的6大可考内容及出题角度分析
朱行行:从2020年国考省考6大特点看2021国考申论75+备考规划朱行行:冲击80+!申论瓶颈期影响成绩突破9个关键影响因素是什么?朱行行:今年省考笔试155分上岸,谈谈备考中的三点感悟朱行行:2020年8月22日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解析(梦想与定力卷)
朱行行:最后力争再提10+!5000字讲透822省考申论考试五大注意事项朱行行:7.19、7.25已考省份申论真题分析(山东、湖南、天津)朱行行:分享一个故事和一个思维给明天参加省考的同学,预祝大家都能金榜题名!
朱行行:如何积累申论小题归纳角度和归纳的框架层次?朱行行:备考最后一月,这样的焦虑其实完全不必有!朱行行:写申论大作文没有积累无话可说怎么办?朱行行:申论大作文常被忽视的关键环节朱行行:公务员招考公告出来后,如何第一时间选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朱行行:关于地摊经济的几个关键问题朱行行:省考最后50多天,送给大家一个建议朱行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与公考相关的重点内容朱行行:申论归纳概括题考察与训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朱行行:公考考试时间始终不确定出,越学越焦虑怎么办?
朱行行:申论大作文要求中的“联系实际”是指什么,写大作文选取素材有哪些要求和禁忌?朱行行:从大衣哥朱之文家门被踹看公考中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朱行行:一文解答所有申论题目中的各类要求及具体涵义朱行行:我是不是应该先找个工作再准备公考?
朱行行:武汉解封!纪念今天:不可忘却逝去的英雄和同胞们!朱行行:湖北、海南、西藏已出政策透露出的2020年各省公考招考趋势是什么?朱行行:警惕开头写偏!申论大作文如何紧扣材料写好开头?朱行行:川普可恶的改写和肯利亚长跑冠军的真相
朱行行:今年公考如果考疫情相关内容会考什么?朱行行:招考在即!如何把握好3、4月的黄金备考时间高效备考?朱行行:2019年多省联考申论真题特点及真题解析(乡镇类)朱行行:从李佳琦、冯唐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积累?
朱行行:2019年各省联考申论特点及真题解析朱行行:外国人条例意见稿被喷出天际,原因何在?朱行行:孙杨和姚明不同境况对我们学习、成长带来的启发从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到黄某彻夜开出武汉,应该把掌声多给人民!
朱行行:学申论读日报评论员文章时,到底需要读什么?朱行行:警惕阻碍你上岸的四种备考状态朱行行:警惕申论题型变种!两类典型题型揭露的最新出题趋势!朱行行:如何看待湖北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中考加10分?朱行行:如何分析申论事例型材料?把握好两个核心和四类人
朱行行:时政热点怎么学?提高你学习效果的3个维度朱行行:“其实,阅卷者眼中的应用文就是领导眼中的材料”朱行行:让你公考备考效率提高100%的20个问题及解答朱行行:最好的告慰,是把悲愤化为前进的力量!朱行行:申论大作文始终无法动笔,怎么办? 其实仅仅五个步骤即可解决!
朱行行:从市长爆红的讲话,看申论考察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要求?朱行行:一道面试题:如果你此时主政一方,你会怎样做?关于当前事件几点思考?朱行行:从2020年国考及已考省份情势看2020年省考备考策略及规划朱行行:最可惜的丢分方式!申论读题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是?
朱行行:2020年国考副省级申论真题视频解析朱行行:2020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真题视频解析朱行行:申论如果因为这5点丢分,真的很可惜!朱行行:丢分的重灾区!申论综合分析题常考三类题型及其对应的三种思考结构是?
朱行行:申论75+的关键!对申论答案要点精准取舍的六个关键依据朱行行:申论75+关键!申论小题什么情况需要归纳(分类)?如何归纳(分类)?朱行行:看穿命题人的意图:申论给定资料之间到底有没有逻辑?如何理清申论材料的逻辑?
朱行行:申论各机构答案不一样,如何找到靠谱的答案?朱行行:对策题正确作答的前提:搞清"一个视角"和"三大身份"朱行行:把握好对策题的“三性”,你本可以一分不丢!朱行行:忽略这些政府思维,申论启示题稍不注意就离题!
朱行行:申论综合分析题要求中的“观点明确”“准确”到底是什么,区别是什么?朱行行:备考前必看:申论备考大家踩过的坑?你中了几个? ?朱行行:不走弯路就是成功!让你少走弯路的四个考前必备思维.....朱行行:公务员思维能力的官方要求
朱行行:答不好归纳概括题仅仅因为不懂概括的“三大核心思维”朱行行:读不懂材料是因这三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9888tx.com/huabei/?id=4114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请发表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