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访 | 全国劳动模范、长安汽车高级技师刘源:从中专生到“工人院士” 匠心成就专业
他是一名普通工人,也是顶尖技术高手。从一名中专生,逆袭揽获“中华技能大奖”,他以匠人之心,琢精工之技。

本期《重庆专访》对话全国劳动模范、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刘源。

在长安,“刘源大师工作室”无人不知,而刘源这个“机电神医”更是声名远扬。16岁进入长安成为一线维修工,只有中专学历的他凭借着对技术的热爱和钻研,已然成为站在机电维修行业金字塔尖的人。

重庆电视台 翁弋然:
听说,当时您进厂的目标是当干部?
全国劳动模范、长安汽车高级技师 刘源:
其实就是当时的社会评价,就感觉你干得好与差的一个评价标准。觉得干得不好,你一辈子就当工人,干得好,你可能以后就可以走上管理的岗位。因为原来干工人你干一辈子可能就是工人,他的成长通道是什么?没有,你看不到发展目标。

在一线兢兢业业干了十年,能力突出的刘源如愿被提拔为干部。然而,仅仅两年后,他又主动申请回到一线。

翁弋然:
所以,当时一线是为什么这么吸引您?
刘源:我们长安汽车出台了“三师”政策,就说我们工人你干得好,你在工人这个线可以享受到我们的领导干部的相应的一些待遇。从技术角度。我还是更适合技术岗。因为生产一线,它每天都要发生很多新的问题,但是每个问题可能就是对你提出挑战。当你每次去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时候,那种愉悦感,成功的感觉,真的很适合我这种性格。

翁弋然:
35年的时间当中,您觉得哪一些维修让您觉得特别的自豪,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刘源:
我们的一个渝北工厂的冲压线上,我们有个瑞士的机械手发生故障。当时出现这个问题,我们的设备工程师,包括我们的厂家的工程师检查以后,发现问题的故障点,就是在我们一个设备的通讯模块损坏。这个通讯模块它是德国原装进口,当时在我们国内是没有备件。当时也是个周六,接到电话以后,他说这个设备已经出现故障了,整条生产线已经停产。如果连续停产的话,可能影响我们整个工厂的生产。我看了一下,当时整个设备的一个状况,我判断是通讯器件里面的电源出现故障。凭我多年的经验,我看了一下。当时,我就跟厂家的工程师进行了沟通。我说,能不能让我把它打开,看一看里面能不能维修。他说怎么可能,这个器件国内没有使用过,又没有图纸又没有资料,包括你上网都查不到这里面是什么东西,什么原件构成,你怎么可能修?最后,我拿了以后,就把它打开看了一下,基本上和我的判断是一致的,就是供电出现故障。因为没有图纸,我就手工绘制,把关键的一些核心要点的元器件绘制了一张简易的结构图原理图出来。经过分析,找到了它的电源输入输出的一些端口的数据,最后推算出它的供电电压是12伏,找到一个比较匹配的、国产的可调的电压。把它输进去以后,就让他们工程师上机去试,一试完全恢复正常。当时他们工程师确实是想,我们在国内这么多厂家,安装这么多设备,没看到谁敢自主维修我们内部器件这种绝技绝活。所以说,当时他们感到很吃惊。

翁弋然:
完成维修的过程,您花了多长时间?
刘源:
整个从拆装这个器件到维修完成,上级试机正常,花了三个小时就把它解决了。

翁弋然:
在汽车行业当中,有很多的设备其实都是进口的,所以很多的技术的核心都是被国外厂商垄断的。但是,您在多项技术领域都不同程度地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为什么您可以做到?
刘源:国外能做的,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也能做。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我们的自己手里。他不给,我们自己干,我们自己拆,自己学。我们现在提出的,尽量就是说,所有的设备、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开展全面的自主性维护。翁弋然:
现在自主维护的比例能达到多少?
刘源:
现在我们自主维护应该能达到95%左右。

翁弋然:
在业内,大家都称您“机电神医”。
刘源:
其实这个“神”,只能就是说平常我要去比别人多看一点,多学习一点,多去想一点。基本上在我的办公室里面,只要不在生产现场维修,我的办公抽屉里面永远都有一本书,看不完的书。随时有空的时候,我在翻这些相关的一些资料学习。可能付出比别人多以后,你得到的回报,得到的成功,比别人可能更容易一些。

翁弋然:
其实冲压线的噪声很大,但您能听出来一个螺丝的松动。
刘源:
一个螺丝,包括一些齿轮的损坏模式都应该听得出来。经常我走到我们冲压生产线,他们说发生异响,我就当时跟他们说有什么齿轮,哪个齿轮出现问题。他们说,怎么可能你不去看,就走在边上一听就可以。我这几年也在总结“看、听、析、查”四步维修法,他们给我报什么故障,是什么现状,直接说了以后,在我的指导下,一般就80%左右,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

翁弋然:
听说之前,长安的这些汽车维修的知识都是靠师徒之间口口相传。但是,您在2015年的时候,编写了长安的第一部汽车维修的教材。所以,当时为什么想到做这样的一件事?刘源:
从我们整个公司层面,我们希望所有的员工掌握的能力水平或者要求,它是一致的。就是按一个标准,去全面提升我们所有团队的人员。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我们不光是我们长安汽车的认证标准,现在,我们也在做中国汽车行业的一个机电维修能力认证标准。在去年,我们已经发布了标准,这个标准我是主笔,我们整个汽车行业大部分企业已经加入标准协会里面。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比原来的师傅带徒弟这种老的传送模式肯定效果好很多。

翁弋然:
您现在进厂有35年的时间了,是怎么做到对这份工作这么多年,依然保持这样的干劲和热情的呢?
刘源:干劲热情,其实我觉得就是一种习惯。我们作为机电维修,它本来就是个生产保障工作,就跟我们的消防队是一样的。用你的时候,你必须要上,你既然干这个岗,肯定就爱这个岗位。

翁弋然:
您在长安的这35年,也是中国汽车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阶段,包括自主品牌不断地崛起。您作为身在行业当中的一个见证者,应该对此也是深有感触的。
刘源:
感悟很深,从原来的从来没造过汽车,到我们拥有了先进的,包括现在的新能源智能化的轿车的生产出来。整个我们团队作为生产保障来说,它的要求是也越来越高。原来,可能就是一些简单的机械加工设备来做,手工的来做。到现在,基本上实现了无人化自动化的一个生产。从转变来说,整个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们这个团队高技能人才的一个发展。

翁弋然:
现在愿意来一线工作的年轻人多吗?
刘源:
其实在长安,我们整个发展通道已经把技能人才通道完全打通。原来的一些工人,包括我的徒弟,他们有一些有机会转干的,他们都不愿意转的,因为他愿意在工人这条线去发展。我说360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选择了这一行,总有一天,那个状元就是你们当中的一个。

翁弋然:
您带徒弟更看重什么样的品质?
刘源:
踏实肯干,勤勤恳恳,要保持一份初心,工作的一个匠心,一个责任心。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张嘉 魏俊雅 徐毅 翁弋然 陈善培)
本文链接:https://www.9888tx.com/huabei/?id=557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请发表您的评论